定向降准精准助力实体经济
作者:Sam 发布时间:2024-11-12 栏目: 新闻热点 0浏览
定向降准精准助力实体经济
央行决定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,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.5至1个百分点。在此之外,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,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。
此次定向降准在市场预期之内。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业纾困发展,3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,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,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,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,帮助复工复产,推动降低融资成本。此次降准,是对国常会精神的落实。
与1月的全面降准不同,此次降准依据的是央行于2018年建立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考核制度。根据2019年度考核结果,一些达标银行由没有优惠变为得到0.5个百分点优惠,另一些达标银行由0.5个百分点优惠变为得到1.5个百分点优惠,这次还对得到0.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优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,共计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。
央行表示,此次定向降准兼顾主动推动和事后激励,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,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选择这一时点降准,或许还出于三重考量。
一是降低融资成本,尽快推动复工。降准可以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,有效增加银行稳定资金来源,通过定向降准,可以激励银行把这部分资金投入普惠金融领域,重点支持三农、小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薄弱环节,尽快推动复工复产。据统计,此次定向降准每年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,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、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,直接支持实体经济。
二是推动信用扩张,实现逆周期调节。从2月金融数据来看,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较为疲弱,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居民部门整体贷款均出现同比负增长,部分股份制银行甚至出现缩表迹象。通过定向降准,尤其是对部分股份制银行额外降准之后,可以适当推动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,为经济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环境,从而达到逆周期调节作用。
三是缓解外部冲击,稳定市场预期。3月以来,随着疫情在海外的扩散,国际金融市场剧烈下挫,全球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。外部冲击一方面会通过金融渠道影响我国金融市场,另一方面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我国实体经济。通过定向降准,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来自外部的冲击,稳定市场预期。
回顾近段时间央行货币政策操作,具有两个突出特征。一是定向为主。无论是3000亿元的防疫专项再贷款、5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、政策性银行的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,以及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,央行更倚重定向工具。相较总量工具,定向工具可以直接引导资金投向、降低特定领域融资成本,避免大水漫灌。央行近期发布《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》,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机制范围,也具有定向管理的特征。
二是以我为主。2月以来,央行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下调政策利率,并引导LPR下行,为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。此次定向降准早已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里,在2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,央行已经透露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安排。3月以来,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全球宽松浪潮,但中国央行暂未跟随降息,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定向降准,始终聚焦内部均衡。
下一阶段,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灵活适度,央行料将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,根据需要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为抗击疫情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货币政策支持,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,助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