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口古镇(4)同和裕票号
作者:autumn 发布时间:2024-11-13 栏目: 财经知识 0浏览
同和裕票号位于道口镇大集街路北,清代建筑,原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式,东西宽15.4米,南北长48.4米,现仅存临街北屋、东西厢房。临街北屋二层,面阔五间(15.4米),进深6.9米,窗户上辟梳背式砖券,二层设冰盘沿,山墙仿徽州马头墙。
同裕和银号
东西厢房相距6.3米,其中东厢房现存6间(22米),进深4.23米,砖石木结构,单檐阁楼式,仿徽州马头墙,灰色小瓦布顶,砖雕墀头,方门窗,窗上为梳背式砖券。西厢房现存9间(30.7米),进深4.15米,砖石木结构,单檐阁楼式,仿徽州马头墙,灰瓦布顶,砖雕墀头,方门窗,窗上为梳背式砖券。
同和裕票号是王晏卿创办的。王晏卿,新乡人,生于1886年,逝于1984年。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。民国初年的道口,因地处豫北交通要道,水运和陆运十分发达,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,有识之士和商贾纷至沓来,他们办企业、创商号,一时间人口急聚,百业兴旺。
胸怀大志的王晏卿瞅准道口这块风水宝地,遂于1912年2月24日,果断决定在道口创办同和裕第一个分号。在道口大力吸收民贷,支持道口各行业发展,对盘活道口经济、促进市场繁荣起到了推进作用。同和裕在道口经营面很广,除金融汇兑外,绸缎庄、针织、棉纱、铁丝等市场百货无所不包。道口大部分百货杂铺店、庄都从他那里进货,或为之经销,短短的几年,同和裕在道口已发展成为第一大票号。
1915年在当时河南省省会开封办起开封分号。之后,同和裕又在郑州、汉口、上海、天津等地设分号,“北伸平津,南延沪宁,东至新浦今属连云港,西达成都、太原,共有分号43处,店员850余人。同时兼有工商企业105家,从业人员3000余人,先后经营21载,成为集现代化银行、综合性工商业为一体的集团。”
1932年后,“同和裕”银号业务迅速扩大,在接办了天津大中银行、取得500万元钞票发行权后,王晏卿信心爆棚:“使银号向银行化发展。”他意图在山东、安徽两省建立金融网,再扩充东北、西北分号,进而插足西南金融界,构成同和裕在全国的金融网。
但当时同和裕内部已有危机,一是银号社会存款大量投资兴办工商业,流动资金严重不足;二是银号迅速膨胀,导致店员、杂工人数猛增,运营成本增大;三是取得500万元钞票发行权,准备金完全是虚收虚付。更深层的原因是,同和裕作为民营企业,与官办银行官僚资本的竞争处于劣势。它的迅速扩张,也激化了与军阀驻军间的矛盾。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金城银行、河南省农工银行以银行团的名义,联合发起攻势,使“同和裕”发生了三次大的挤兑风潮。
前两次因发现较早,同和裕尚能转危为安。第三次,已是灭顶之灾了。1933年10月13日开始,对“同和裕”的挤兑自省城开封发端,迅速传至各地。王晏卿为图存冒尽风险,四处呼救,最终未能逃脱失败下场。 1937年10月4日,经新乡县司法处民事裁定,同和裕银号宣布破产。新中国成立后,王晏卿曾任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。1984年2月24日逝世,享年98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