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荐】今年理财没赚钱计划加仓抄底基金基金刊物
作者:Tom 发布时间:2025-03-03 栏目: 理财课堂 0浏览
一眨眼又到年底了,今年赚钱的人估计只是极少数。好在最近疫情管制放松,股市超跌反弹一把,基金也回了点血,不少基民也动了心思:是不是趁回了点本,割肉算了?我的基金今年赔了一些钱,但总体表现还行,我计划加仓继续持有基金,抄底再买点。
巴菲特曾有一句名言:在别人恐惧时贪婪,在别人贪婪时恐惧。回顾全球投资史,知名投资人基本都是勇于在市场恐慌时勇敢持有,最后赚得盆满钵满,收获惊喜。相反,那些胆子很小、不够坚定的人,不光很难赚钱,还很容易赔钱。基金是我最大的投资,坦白说,我今年的基金投资赔钱了,但也不能算失败。持有的四只基金:广发多因子混合今年也赔钱了,但表现还令我满意,之前还赚;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,因为看好新能源汽车投资的,静等花开;一只中规中矩;还有一只表现低于平均水平。我在个把月前,把表现最差的这只的一半直接换了医药基金,看看后续能否带来惊喜。虽然疫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不明朗,但我是信心大于恐惧。
2021年初,有网友在豆瓣发帖,分享了朋友母亲的投资经历:2009年买基金底仓8.5万,到2021年2月已经变成了139万元。根据网友晒出的账户截图,这只基金是银华富裕主题混合,成立于2006年11月16日,截至2021年2月10日,账户收益率1544.40%,大赚131.28万元。
这位母亲可以说是躺平理财的代表人物了。从网友描述中,这位母亲是一位老基民,她大概在2009年时买入这只基金,然后在接近12年时间一直放在那里没动过,“她妈妈买了也没有忘,只是她特别能拿得住,她妈妈有很多基金都是持有很多年的”。
在投资理财时,人性最难克服的是贪婪和恐惧。因为贪婪,在遇到市场上涨时,人便会使劲加仓,完全不顾风险,结果印钞机变成了割草机,收割了一大片韭菜地;因为恐惧,人便会在股票跌无可跌时割肉离场,错过反弹。有这么一个老段子,如果买菜大妈都在讨论买股票买哪只股票的时候,你就可以离场了。因为,那时股民的贪婪已经被放大到极致,市场风险已经到了最高点。相反,当基金卖不出去无人问津时,往往已经是市场的底部,可以抄底了。
贪婪和恐惧都是人的天性。巴菲特说“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,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”,很有道理,但做起来太难,别说普通人,就是专业的基金经理们也很难做到。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躺平,恰恰克服了人性的贪婪和恐惧,反而容易赚到钱。
躺平,不折腾,理财赚大钱的案例还有很多。万科1988年首次发行股份不顺,刘元生投资360万元买原始股。他守护万科30余年,最后躺赚几十亿元。美国一个名叫昆西社区的小镇几万人口中70%以上是百万富翁,因为小镇居民在1922年购入大约750万股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,且一直坚持不卖,几乎靠着每年的分红而成了百万富翁。经过分割调整后,每股成本大约只要2美分,将近100年的时间里大约整整涨了2800多倍。
有些人做理财像打了鸡血一样,太过积极,结果变成了过度理财,比如短炒股票、“波段操作”买卖基金、随意尝试另类理财,等等。他们反复折腾下来,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赚什么钱,反而不如那些买了理财产品后躺平的人。为什么?举个例子,短期内基金一次申购赎回,在银行买卖的话手续费损失可能在2%以上,相当于一年的存款利息损失了,要赚回并不容易。理财折腾太多难免出错,错一次就会把之前赚的钱赔回去,结果反倒少赚了钱。